
創作者:李國弘
創作概念: 目前對於顏色的分類以及命名,還有更多生物上的或是民俗以及社會習慣等因素無法被歸納,然而用色的邏輯已經變成一種不思考的習慣,而且完全不熟悉顏色的生物學屬性,已至忘記最早顏色某些富有生命力的面向。
普魯士藍 Prussianblue
1704世紀德國人使用草木灰和牛血,經過一連串化學反應所製成的生物;一百年後利用同樣的技術實現在Frankensteis身上。記錄中,Prussianblue和Frankensteis有著同樣深沉而憂鬱的眼神,一般出沒在空曠的地方。
時間地點 2007.03.03,天氣晴朗,廢棄游泳池旁的涼亭
工具 帶有甜味的舊皮革、音柱脫落的壞掉大提琴、琴弓
紀錄 捉捕的過程並不費力,天氣原本是晴朗的狀態的時候,我將誘餌佈置在涼亭內,後來下雨,大約20分鐘過後雨停,普魯士藍出現,伴隨一種潮濕的味道。當牠開始撥弄大提琴的時候,我已經將捕獸網準備好,紀錄中牠肌耐力很高,但是出乎意料的,在蓋網的時候並沒有掙扎,或許舊皮革具有鎮定這類生物的效果。
描述 普魯士藍的表皮潮濕略帶水分,類似兩棲類,皮膚很薄,容易劃開,內部器官呈紅色,骨骼不多,而且多半軟骨組織,和採取爬行姿態有關,心臟部份不大,血管細微。
展出地點:北風藝廊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